2023/10/06
跳至内容

流浪牛管理計劃

漁農自然護理署處理流浪牛政策的背景資料

以往,本地農民廣泛以黃牛和水牛作為耕牛,協助種植水稻。隨着過去數十年香港經濟迅速發展,本地農業經歷巨變。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之後,本港稻米種植逐漸式微,農民不再需要耕牛,並把牠們遺棄。這些被遺棄的牛於野外繼續生存繁衍,並發展成為今時今日的流浪牛群。

 
黃牛黃牛:遍及全港多區,在鄉郊和郊野公園中特別常見。

水牛水牛:多見於本港濕地。


如果不採取任何控制措施,流浪牛的數目將會無止境地增加。由於野外資源有限,部分流浪牛從原來的棲息地逐漸向市區遷移,繼而對公眾造成滋擾。

本署不時接獲公眾有關流浪牛造成滋擾的報告,包括因牠們隨處便溺而造成環境衞生問題,在公共道路上遊蕩引致交通擠塞或意外,對環境和私人財產造成破壞等。有見及此,本署牛隻管理隊以多管齊下的方式處理流浪牛問題,設法緩減人牛之間的衝突。

為流浪牛進行絶育手術是本署穩定流浪牛數目所採取的其中一項主要措施。按此方針,本署人員會主動捕捉流浪牛,為牠們進行外科程序。已絕育的流浪牛會釘上耳牌,以資識別,待手術傷口癒合後,牠們會被搬遷至捕捉地點附近的郊野公園野放,重過野外生活。上述措施可緩減流浪牛對近郊和市區造成的滋擾。

本署於2022年就本港流浪牛的分布和數目進行了普查。結果顯示,全港約有940頭黃牛和180頭水牛。與2018年的普查比較,黃牛數目減少約40頭,而水牛數目則增加約20頭。

社會上不同持份者對如何處理流浪牛的意見紛紜。本署會繼續與地區人士、非政府機構、區議會和鄉事委員會等保持溝通,平衡各方意見,以期就最適切的解決方案達成共識。

如欲進一步了解遇見流浪牛時的處理方法,請參閱「問答部分」。

漁農自然護理署牛隻管理隊

 ��
上 一 頁   返 回 頁 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