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6
跳至内容

預防禽流感 - 雀鳥的管理

預防禽流感須知 - 雀鳥的管理
禽流感屬於人畜共同感染的甲型流感。人類可經由接觸帶有禽流感病毒的禽鳥或其糞便而受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患者初期徵狀與普通流感相似,包括發燒、全身肌肉疼痛、咳嗽和喉嚨痛,但較易導致高燒、肺炎、呼吸衰竭、多種器官衰竭,以致死亡。市民應注意個人及環境衞生,儘量避免接觸染病禽鳥及其排泄物。
 
雀鳥管理
購買雀鳥時,應注意鳥群的整體健康狀況。
剛引進的雀鳥必須在空氣流通的地方隔離觀察至少兩週。在餵飼雀鳥時應先照顧原有的鳥隻,再處理新引入的雀鳥。病鳥應立即隔離或及早淘汰,以阻止疾病傳播。
雀鳥應全時間飼養在室內雀籠中,避免鳥隻與外界禽鳥直接接觸。
不應攜帶雀鳥到禽鳥集中的地方。雀鳥離開飼養處所時,要用布蓋好雀籠。
盛載飼料和飲用水的器皿須保持衞生並妥善存放,避免野鳥接觸和污染。
接觸雀鳥及處理其排泄物時,應戴上防水手套、口罩及穿著專用工作服 (例如專用圍裙)。事前事後均須徹底清潔面部及雙手。
在處理禽鳥屍體時,應戴上外科口罩、即棄式膠手套及穿著即棄式圍裙。在屍體上灑上消毒粉劑,或用吸滿1分家用漂白水加4分水的溶液的即棄吸水紙覆蓋屍體,15分鐘後才以雙層膠袋妥善包裹屍體,然後作家居垃圾棄置在垃圾桶內。
處埋屍體後,應用梘液徹底洗手,或以含有70% 酒精的消毒劑消毒雙手。
   
   
 
停止餵飼和避免接觸野鳥
候鳥及野生禽鳥 (特別是水禽) 是禽流感病毒的常見宿主。牠們會以食物的供應來源而擇居。為避免吸引野鳥聚集及減低疾病傳播風險,請勿餵飼及接觸野生禽鳥。
 
查詢熱線:1823
二零二五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