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5
Skip to content
搜索過濾器
內容類型
檔案類型

搜索結果

"中秋节送礼品单页活动页面html模板✅项目合作 二开均可 TG:saolei44✅.zgmObsNXrKUY" 的搜尋 由 151 至 160 約有 5856 筆結果
... 年份、垃圾收集、山火、游客、参与自 然护理教育活动人数、植树数目 (CSV 格式) 14 康乐及文化/ 树林研习径解说牌 07/2018 有需要时 郊野公园树径位置资料包括地区、树 名、方位 (CSV格式) 注:于2021年4月由「郊野公园树径位 置」重新命名为「树林研习径解说牌」 15 康乐及文化/ 郊野公园向公众提供的饮水 机位置 07/2018 有需要时 郊野公园及海岸公园向公众提供的饮水 机位置资料 (CSV格式) 16 食物/ 第一部分注册除害剂 07/2015 有需要时 第一部分注册除害剂资料包括有效成分 名称、注册编号 (CSV格式) 17 食物/ 第二部分注册除害剂 07...
[HTML] 新聞公佈
... 漁護署推出香港生物多樣性資訊站二○二二年三月一日(星期二) 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今日(三月一日)推出香港生物多樣性資訊站(資訊站)(bih.gov.hk/tc/home/index.html),旨在促進公眾對本港生物多樣性的認識。資訊站是一個為市民提供有關香港物種及生物多樣性資訊的一站式網站。資訊站計劃分兩階段開發,現階段提供物種數據庫、多媒體數據庫、教育活動平台及一系列專題網頁等資訊。當中,多媒體數據庫內有超過三千種本地物種的相片,呈現出各物種在野外的眾生相。 漁護署會繼續聯同多間合作機構在該資訊站發放及更新資訊,以及籌備下一階段的生物多樣性地理信息系統,讓公眾從多角度認識本地生物多...
...理的其中一項問題是生物安全(即盡量減少現代生物 技術及其產對人類和環境可能產生的風險)。二零零零年一月,公 約締約國通過一份議定書,即《生物多樣性公約生物安全議定書》(議 定書)。議定書正文及附件載於附錄一。 4. 議定書要求締約方在法律、行政及其他方面,採取必要和適 當的措施,確保在進行改性活生物體的研製、處理、運輸、使用、轉 註 1 「改性活生物體」的定義見第5段。 - 2 - 移及釋放﹙尤其是越境轉移﹚時,防止或減少改性活生物體對生物多 樣性的保護和可持續使用所產生的不利影響,同時亦顧及對人類健康 構成的風險 註 2 。不過,用作供人類使用的藥物的改性活生物體不 在議定書管轄的範圍內...
.... 公約處理的其中一項問題是生物安全(即盡量減少現代生物 技術及其產對人類和環境可能產生的風險)。二零零零年一月,公 約締約國通過一份議定書,即《生物多樣性公約生物安全議定書》(議 定書)。議定書正文及附件載於附錄二。 4. 議定書要求締約方在法律、行政及其他方面,採取必要和適 當的措施,確保在進行基因改造生物的研製、處理、運輸、使用、轉 註 1 「基因改造生物」的定義見第5段。 - 2 - 移及釋放﹙尤其是越境轉移﹚時,防止或減少基因改造生物對生物多 樣性的保護和可持續使用所產生的不利影響,同時亦顧及對人類健康 構成的風險 註 2 。不過,用作供人類使用的藥物的基因改造生物不 在議定書管轄的範...
[HTML] 新聞公佈
... 「全環控水耕研發中心」第二期正式投入運作二○二二年七月二十六日(星期二) 「全環控水耕研發中心」(中心)第二期今日(七月二十六日)正式投入運作。中心第二期與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介紹三種最新引入的水耕種植科技,以及利用環控水耕技術成功栽培的三種農作物。 漁護署發言人說:「設立中心第二期旨在向業界示範更多先進的農業技術,積極與本地科研機構及大專院校合作,並為業界提供一個培訓場地,促進知識轉移並開發農業技術,提升業界的競爭力。」 發言人指,中心第二期展示的三款水耕新科技——「可移動水耕栽培系統」、「氣霧耕作系統」及與香港中文大學合作研發的「自動化水耕種植系統」,既可...
...。 ‧ 可持續的斜坡綠化:「長遠防治山泥傾瀉計劃」轄下的人工斜坡及 自然山坡均會採用原生植物為植被,為鳥類及昆蟲提供棲息地,從 而增加斜坡植被的生物多樣性,促進自然演替。 2 | 現況 27 零碳天地 蠔涌河改善工程 2012年,發展局與建造業議會合作,於九 龍灣興建香港首座零碳建築,使用可再 生能源,完全抵消碳足跡。零碳天地設有 2 000平方米的都市原生樹林,佔用地總 面積逾13%,並栽種了超過220棵共40個 種的原生樹,模仿天然樹林的結構,將 小樹置於中型與大型樹木之間,營造野生 生物的棲息地。據估計,樹冠及地面植被 每年可吸收至少8 500公斤的二氧化碳, 以紓緩都市熱島效應,改善當地微氣...
...。 ‧ 可持續的斜坡綠化:「長遠防治山泥傾瀉計劃」轄下的人工斜坡及 自然山坡均會採用原生植物為植被,為鳥類及昆蟲提供棲息地,從 而增加斜坡植被的生物多樣性,促進自然演替。 2 | 現況 27 零碳天地 蠔涌河改善工程 2012年,發展局與建造業議會合作,於九 龍灣興建香港首座零碳建築,使用可再 生能源,完全抵消碳足跡。零碳天地設有 2 000平方米的都市原生樹林,佔用地總 面積逾13%,並栽種了超過220棵共40個 種的原生樹,模仿天然樹林的結構,將 小樹置於中型與大型樹木之間,營造野生 生物的棲息地。據估計,樹冠及地面植被 每年可吸收至少8 500公斤的二氧化碳, 以紓緩都市熱島效應,改善當地微氣...
[HTML] 新聞公佈
...其他新市鎮發展引入新策略和概念,從而增加農產供應。 記者:想問問古洞南農業園會引入公私營模式,其實這次《藍圖》有沒有擬訂大概公私營模式是怎樣運作?會不會有具體的安排?第二想問問整個《藍圖》最核心的目的是甚麼?政府最想做到甚麼效果?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藍圖》最核心的目的已經在《藍圖》名稱內,就是希望能夠促進漁農業在香港的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它不單是發展,還是可持續的,意思是我們的後代都可以在這裏繼續經營漁農業,而當中有很多的挑戰,所以我們跟業界經過長時間的傾談、交換意見後,一同制訂這個《藍圖》,希望可以達到漁農業在香港的可持續發展。至於你提到的公私營合作,例如農業園第二期...
... 地。 4 背景 后海灣一帶的濕地和魚塘 • 這些濕地具有很高的生態價值,是東亞- 澳大利西亞遷飛區沿線的遷飛水鳥的重 要越冬地,每年有超過 100,000 隻水鳥 在此棲息和補給,其中一些更是世界性 瀕危種。 • 濕地還具有康樂和景觀價值,及其他重 要功能,例如發揮儲水和防洪等重要功 能,進行水產養殖活動,及提供康樂活 動。 5 2021年公布的《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的建議 • 2021年公布的《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提出建立一個多功能的濕地保育公園系統,涵蓋尖鼻咀、南 生圍、豐樂圍、大生圍、三寶樹、蠔殼圍、沙嶺/南坑等一帶地方具保育價值的濕地和魚塘。 目的: 1. 創造環境容量 2. 達致...
[HTML] 新聞公佈
...生境會生長至成體,繁殖時會迴游到海洋,一生只會產卵一次,產卵後便會在海中死亡。歐洲鰻鱺面對最大的威脅之一是被過度捕撈。歐洲鰻鱺的存活狀況目前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評為極度瀕危。」 任何人如非按照《條例》規定進出口或管有瀕危物種均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一千萬元及監禁十年,有關物品亦會被充公。 發言人指政府一直致力保護瀕危物種,漁護署與香港海關會繼續緊密合作,保持警覺,繼續監察及打擊涉及瀕危物種的違法行為。 漁農自然護理署昨日(三月十四日)在香港國際機場檢取53公斤鰻魚苗,當中包括受管制的種。圖示部分檢取的歐洲鰻鱺魚苗。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