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农自然护理署
署长的话 抱负及使命 大事纪要 农业 渔业
主页 繁体 English
检验及检疫 自然护理 郊野公园及海岸公园 附录
郊野公园及海岸公园

郊野公园及海岸公园分署的工作
  • 确认和指定合适地点为郊野公园、特别地区、海岸公园及海岸保护区,并加以管理,以保护香港的自然环境;

  • 保护重要的海洋及陆上动植物,例如中华白海豚、江豚、珊瑚群落、雀鸟、哺乳类动物、蝴蝶和蜻蜓等;

  • 进行宣传和教育活动,并提供适当的设施,以提高市民爱护大自然的意识;

  • 检查和维修邻近郊野公园设施的人工斜坡。


郊野公园及海岸公园

相片
为保育郊野地区,本署将41 644公顷的土地(约占全港土地总面积的38%)划为23个郊野公园及17个特别地区,以作保育、康乐、教育及旅游用途。郊野公园内设有远足径、自然教育径、烧烤及野餐地点、露营地点及游客中心。二零零五至零六年度录得的游客数目约为12 229 000人次。

本署亦负责管理海岸公园及海岸保护区,以作保育、康乐、教育和科学研究用途。现时,香港共有四个海岸公园及一个海岸保护区,总面积为2 430公顷,其中包括沿岸和海上的景点,多种重要海洋动植物的栖息地,也是潜水、浮潜、划独木舟和海底摄影的好去处。二零零五至零六年度录得的游客数目约为215 000人次。


山火

二零零五年内,郊野公园及邻近地方共发生44宗山火,烧毁16 400棵树,144公顷土地受损。与前两年相比,山火的次数轻微下降,造成的损害也较少。本署会于来年在合适的地点种植树苗,以修复受山火损毁的地方。


植树

本署于二零零五至零六年度在郊野公园内种植超过855 000棵树苗,较二零零四至零五年度的735 000棵增加约16%。这是因为二零零四年的种植期提早开始,很多在该年三月种植的树苗被计算入前一年度的数字,令二零零四至零五年度的数字较往年为低。本署更广植本地树种,主要包括黧蒴锥、樟树、大头茶、枫香、短花润楠及木荷等,本地种占树苗总数的比率约为56%。

为了丰富本地的植物物种,本署不断培育不同的本地种树苗,以供在郊野公园内种植。这些树苗包括一些不常见的植物,例如红皮糙果茶、大苞山茶、油茶、黄果厚壳桂和竹叶青冈,以及市面苗圃未有供应的树种,例如华润楠和红楠等。


郊野公园基线调查

在二零零五至零六年期间,本署继续进行生态基线调查。调查结果包括:在西贡东郊野公园咸田重新发现了本地稀有的海草──川蔓藻;在船湾郊野公园锁罗盘录得香港首次发现的蝙蝠物种──褐扁颅蝠,这种蝙蝠善于钻进竹茎的空心节腔里栖居;另外在西贡土瓜坪找到新的海草──小喜盐草,这种海草其后又在西贡蚝涌、斩竹湾及东北区小滩发现。这些调查结果反映出本地自然生境的多元性及重要性。


新设施

相片中草药园

为了加强中草药方面的教育,渔护署展开了西贡蕉坑狮子会自然教育中心「中草药园」的扩建工程,在原地兴建的展馆面积约400平方米,馆内的中草药品种根据其药用价值分类展示。除此之外,药园附近另辟三个天然区域,以配合生境要求各有不同的中草药。「中草药园」总面积共1 300平方米,扩建后的中草药品种由原本的300种增加至约550种。药园已于二零零五年十一月重新开放予公众人士参观。

生态强化地点

本署努力提高郊野公园动植物的多样性,例如在外来种的植林区种植本地种树苗,使植林区的物种更加多样化,并提高其生态价值。本署亦有建造人工湿地,以吸引水生动物,并尝试在其中繁殖稀有的淡水鱼,成果令人鼓舞。

本署会开放其中一些生态强化地点,并增设解说牌,以提供当地出现的野生动植物资料,让公众能欣赏本土丰富的动植物。这些地点包括在城门郊野公园的蝴蝶园,以及在大潭和八仙岭郊野公园的两个人工湿地。本署现时正在建造更多这类地点,以便来年开放。


海岸公园的管理工作

相片由于海岸公园深受市民欢迎,这对生态环境和村民造成一定压力。为解决有关问题,本署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加派人手巡逻、招募义工向游客讲解游览时须遵守的事项、安排教育导游活动,以及印发教育宣传资料等。此外,为防止非法活动,署方亦在海岸公园进行执法行动。

二零零四年三月,渔护署发现在海下湾海岸公园的部分珊瑚遭受移动物体破坏,而该物体很可能是大型船只。本署随即于二零零四年六月在该海岸公园设立船内引擎船只禁区,禁止大型的船内引擎船只进入浅水的珊瑚区,从此公园内已没有大规模的珊瑚遭受破坏。同时本署进行监测及复原珊瑚的工作,成绩令人满意。


自然护理教育

相片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世界保护区委员会第五届东亚会议

该会议在二零零五年六月假香港中文大学举行,本署联同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及郊野公园之友会筹办,主题是「为了下一代──可持续管理自然保护区」,共有11个国家及地区的254位代表参加。参加者在会上作出四项主题演讲,进行106次演讲报告及27次海报介绍。是次会议有助推动东亚地区设立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其中包括中国、中华台北、日本、蒙古、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大韩民国、香港特区及澳门特区。此外,会议亦提供了一个让与会代表就保护区的管理及保育事宜互相学习、交流经验的场合。

推广远足安全

本署出版的《乐行手记》、《香港行山通》1及2等书籍,全面介绍香港郊野公园内四大长途远足径及100条远足路线,深受市民欢迎。本署更将郊野公园远足路线及远足安全资讯集中于远足资讯网 (www.hkwalkers.net)发放,并印制登山路线图,免费派予市民,提供前往各郊野公园的交通资讯。本署透过在北潭涌增设远足研习径,与各区议会合作印制《行山18式》及《远足手册》,另与警方、民安队、中国香港旅行远足联会及童军总会举办远足活动及安全讲座等,推广远足安全。

优化自然导赏活动

为提升自然导赏活动领队及导赏员的技巧和质素,本署自二零零五年开始与技能提升计划(旅游行业小组)合作制订「自然导赏基础课程」,为本地导游提供自然导赏训练,提升组织导赏活动从业员的质素;另外亦印制《自然导赏约章》,供市民取阅,增进他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和对自然导赏活动的鉴赏力。

相片远足活动

远足是郊野公园游客最喜爱的活动之一,为了向社会各界推广这项有益健康的户外活动,署方在二零零五年十二月至翌年一月期间,分别在西贡及大埔举办两次大型的行山活动,共超过13 000人参与。





相片教师工作坊及户外考察

为推广郊野作为自然教室,并对教师提供更全面的支援,本署举办了26次自然工作坊及户外考察,与超过1 000名教师分享远足安全、自然导赏技巧及自然生态知识。




海洋护理教育活动

本署亦为各界人士举办多项海洋护理教育活动,过去一年共举办了180次公众生态旅游、八次公开讲座、五次海滩清洁活动、39次学校讲座及53项展览及18次其他类型的教育活动,共有逾150 000人参加。


执法工作

郊野公园护理员经常巡逻郊野公园及特别地区,以便为游客提供服务和执行《郊野公园条例》及其他相关法例。二零零五至零六年期间,本署共检控1 130名违例人士,罚款总额为1,240,500元。详细的统计数字载于附录13。过去一年,共有624人因乱抛垃圾、随地吐痰或让狗只随处便溺遭检控,涉及非法管有受保护植物或伤害植物的有44人,而在郊区或郊野公园非法生火、用火或管有煮食器具的有12人。郊野公园护理员亦须经常执行特别任务,例如搜寻非法捕兽器、到邻近郊野公园的乡村进行防火村访,以及协助警方搜寻郊野公园内失踪人士等。此外,护理员亦经常与警方联合行动,打击在郊野公园内发生的罪案,例如行劫和非法砍伐罗汉松及土沉香等。

至于海岸方面,海岸公园护理员每天都会不定时巡逻海岸公园和海岸保护区,以防有人在其范围内非法捕鱼和进行其他违法活动。他们与水警和深圳的渔政当局保持密切联络,合力防止内地渔民在海岸公园非法捕鱼,并向游人发出劝喻或警告,如有需要,更会作出检控。过去一年,本署共检控了80名违例人士,罚款总额为84,450元。


相片

相片

相片
海洋保育

珊瑚礁普查

本署亦与珊瑚礁普查基金合作,统筹每年在香港进行的珊瑚礁普查。二零零五年度的珊瑚礁普查涵盖33个珊瑚区,共有逾330名潜水人士参与。其中23个录得颇高的珊瑚覆盖率(即超过50%),而珊瑚的生长情况在所有地点都很稳定。本署已公布珊瑚礁普查的结果,让公众更了解本港海洋环境的现况,共同保护宝贵的海洋资源。普查所得资料十分有用,让本署得知珊瑚的情况,以在有需要时采取适当措施,保护香港海域内的珊瑚。

保护珊瑚

本署分别于瓮缸湾、赤洲及桥咀洲设置特制的标志浮标,以便更有效地保护珊瑚,免其因船只下锚而受损。本署亦定期进行海上巡逻和海底生态调查,以监察设于上述地区珊瑚标志浮标的成效。调查结果令人鼓舞,在设有标志的区域,活珊瑚覆盖率整体有所上升,受损的珊瑚亦有复原迹象。

本署委托顾问在全港进行的珊瑚研究已经完成,所核实的石珊瑚共84种,分属12科28属。为方便市民加深认识本港珊瑚的美丽形状和众多物种,本署在二零零四年四月集齐全港84种石珊瑚标本,建立了一套参考标本集。此外,本署亦设立了新网页,向市民介绍本港珊瑚、其基本生态资料和外貌特征等。为了把本地石珊瑚的多样性和特征记录下来,本署于二零零五年七月印制了《香港石珊瑚图鉴》,以精美的图片和生动描述,扼要介绍本港所有84种石珊瑚的主要特色和保育情况。

保育海洋哺乳类动物

相片本署自二零零零年起推行中华白海豚护理计划,有关工作包括生境保护和管理、长期监察海豚的数目、调查海豚搁浅事件、提高市民保护海豚的意识,以及联络广东当局,就中华白海豚的存护工作交换资讯。

「海豚面面观」艺术创作比赛颁奖典礼于二零零六年一月假香港中央图书馆举行,得奖作品在八个公众场地展览,并用于制作海豚月历、记事簿及明信片,以宣传观豚守则及海豚搁浅热线。在二零零六年,本署透过学校讲座和公众展览派发超过45 000件有关海豚存护的宣传品。


环境影响评估研究

本署负责就可能会影响海洋环境的发展工程建议及计划提供意见,此外,亦须从海洋生态的角度,评论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过去一年,本署就多项发展计划提供意见,当中包括建议中的大屿山西北部港口发展、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及相关设施、物流园、港珠澳大桥、离岸风力发电场,拟建的深圳至大埔煤气制造厂海底输气管道,以及新界的码头发展工程项目等。